光山:药香飘田野 铺就富民路
光山:药香飘田野 铺就富民路
光山:药香飘田野 铺就富民路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松 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 梅曙贤
6月25日,走进光山县凉亭乡新天地中药材基地(jīdì),一阵阵药香味扑鼻而来,苍术(cāngzhú)、迷迭香、药栀子、连翘等中药材苗株茁壮、硕果盈枝。村民们穿梭于油茶(yóuchá)林下,忙(máng)着为中药材苗木除草,一幅繁忙而充满希望的丰收图景跃然眼前。
近年来,光山将(jiāng)中药材产业作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(zhuāshǒu),不断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条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。目前,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4万余亩,为当地乡村全面振兴增添(zēngtiān)了新动能。
光山县新天地生态林茶专业合作社,在凉亭乡、白雀园镇、砖桥镇流转(liúzhuǎn)土地12000余亩,种植(zhòngzhí)(zhòngzhí)油茶、茶叶、中药材。去年起,合作社灵活调整产业结构(chǎnyèjiégòu),秉持“以短补长,以快养慢(yǎngmàn)”的发展(fāzhǎn)策略,创新采用油茶园套种模式。同时,流转土地进行中药材规模种植。目前,合作社套种与种植的中药材面积已达5000亩,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。
“2025年,我们坚持发展循环农业,调整产业结构,扩大中药(yào)材种植,采取(cǎiqǔ)林下种植与连片种植相结合的模式,种植迷迭香、连翘(liánqiáo)、药栀子等中药材5000余亩。目前苗情(miáoqíng)长势良好,预计今秋可创值1000万元。”光山县新天地生态林茶专业(zhuānyè)合作社负责人陈功斌说。
在凉亭(liángtíng)乡杨河村,连片(liánpiàn)种植的中药材宛如一块碧绿的绒毯,铺满田野。“今春,我们与新天地(xīntiāndì)合作社(hézuòshè)携手打造中药材种植基地,带动了本村30名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,月收入3000元以上。”凉亭乡杨河村党支部书记陈功勋说。
伴随着中药材产业的日益壮大,光山县新天地生态林茶(línchá)专业合作社(hézuòshè)持续完善产业布局,建成(jiànchéng)王湾村中药材初加工基地,形成了集种植、晾晒、储藏于一体的生产链,吸纳了众多(zhòngduō)周边群众务工就业,让村民实现了“家门口就业”的愿望。
“我常年在合作社务工,春天播种,夏天除草,秋天(qiūtiān)收获。每年(měinián)能挣两万多元,还能照顾家庭。”光山县凉亭乡王湾村村民陈秀荣说。
如今,光山的药香不仅(bùjǐn)飘出了田野,更飘出(gèngpiāochū)了一条产业兴旺、农民富裕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。
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松 通讯员(tōngxùnyuán) 梅曙贤
6月25日,走进光山县凉亭乡新天地中药材基地(jīdì),一阵阵药香味扑鼻而来,苍术(cāngzhú)、迷迭香、药栀子、连翘等中药材苗株茁壮、硕果盈枝。村民们穿梭于油茶(yóuchá)林下,忙(máng)着为中药材苗木除草,一幅繁忙而充满希望的丰收图景跃然眼前。
近年来,光山将(jiāng)中药材产业作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(zhuāshǒu),不断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条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。目前,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4万余亩,为当地乡村全面振兴增添(zēngtiān)了新动能。
光山县新天地生态林茶专业合作社,在凉亭乡、白雀园镇、砖桥镇流转(liúzhuǎn)土地12000余亩,种植(zhòngzhí)(zhòngzhí)油茶、茶叶、中药材。去年起,合作社灵活调整产业结构(chǎnyèjiégòu),秉持“以短补长,以快养慢(yǎngmàn)”的发展(fāzhǎn)策略,创新采用油茶园套种模式。同时,流转土地进行中药材规模种植。目前,合作社套种与种植的中药材面积已达5000亩,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。
“2025年,我们坚持发展循环农业,调整产业结构,扩大中药(yào)材种植,采取(cǎiqǔ)林下种植与连片种植相结合的模式,种植迷迭香、连翘(liánqiáo)、药栀子等中药材5000余亩。目前苗情(miáoqíng)长势良好,预计今秋可创值1000万元。”光山县新天地生态林茶专业(zhuānyè)合作社负责人陈功斌说。
在凉亭(liángtíng)乡杨河村,连片(liánpiàn)种植的中药材宛如一块碧绿的绒毯,铺满田野。“今春,我们与新天地(xīntiāndì)合作社(hézuòshè)携手打造中药材种植基地,带动了本村30名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,月收入3000元以上。”凉亭乡杨河村党支部书记陈功勋说。
伴随着中药材产业的日益壮大,光山县新天地生态林茶(línchá)专业合作社(hézuòshè)持续完善产业布局,建成(jiànchéng)王湾村中药材初加工基地,形成了集种植、晾晒、储藏于一体的生产链,吸纳了众多(zhòngduō)周边群众务工就业,让村民实现了“家门口就业”的愿望。
“我常年在合作社务工,春天播种,夏天除草,秋天(qiūtiān)收获。每年(měinián)能挣两万多元,还能照顾家庭。”光山县凉亭乡王湾村村民陈秀荣说。
如今,光山的药香不仅(bùjǐn)飘出了田野,更飘出(gèngpiāochū)了一条产业兴旺、农民富裕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。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